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民建首页 组织机构 会务工作 建言资政 理论园地 学习与研究 社会服务 会员风采 支部活动 联系我们

TOP

以史为鉴 坚定信念 勇毅前行——张謇乡村建设实践研究及现实价值思考
民建宝鸡市委会参政议政专委会副主任、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方华
2022-05-20 11:40:30 来源: 作者: 【
  “农,天下之本,务莫大焉。”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,农为邦本,本固邦宁。“十四五”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交汇点。在这个历史关口,我们更要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农业、农村、农民问题。因此学习研究张謇乡村建设实践路径,认真汲取张謇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经验,深入思考张謇乡村建设实践的现实意义,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新时期“三农”问题,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系统解决新时期“三农”问题,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全面回答新时期“三农”问题。
  一、张謇的乡村建设实践路径
  张謇是清未民初中国封建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杰出人物,他为寻求中国前途命运,探索乡村建设之路,选择在自己的家乡—南通,提倡“村落主义”思想,以经济、教育事业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乡村建设,使通海荒滩成为“栖人有屋,待客有堂,储物有仓,种蔬有圃,佃有庐舍,商有廛市,行有涂梁”的农村,为当时中国乡村建设寻找出一条条有效路径。
  走出一条推进垦区建设的全面规划之路。想要荒滩发展好必先将荒滩规划好。张謇在对荒滩实地测绘后,决定对荒滩进行全面规划,确定生产和生活区域,使生产生活互不影响又相互联系。由于荒滩地域广,张謇便将荒滩土地分为八区进行分区建设和管理。在分区建设的基础上,为当地社会的稳定和未来农业的发展需要,他提出城镇建设,不仅科学规划民宅建设,还大力兴建水利、公路、社仓,设立学校等公共设施。把荒滩改成陆地后,因土壤质量有差异,张謇又提出进行土壤改良。他先是根据土质状况分成甲乙丙等级。然后提出将乙等和丙等地通过潴淡种青达到甲等地后种植农作物。经过精心规划,科学管理,使南通成为生产有方、生活有序的宜居之地。
  走出一条提高生产水平的农业科技之路。让科学知识能够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,张謇提出培养农技人才、培育良种和推广农业机械化,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,提升农业产品品质,提高农业竞争力。张謇先后在南通建立高等农业中学、初等农业中学和农科大学,形成了多层次培养农业人才体系。张謇又从美国引进陆地棉并在南通进行培育驯化并获得成功,“改变了华棉一般只能纺8-12支粗纱的局面,使中国棉纺工业有了仿制32-42支细纱的原料”。同时张謇认为“农田之利害,实系乎水利之废兴”,“水利先行,垦务跟进”,他在垦区建造堤、闸、开通沟、河,为南通地区奠定了机械化大农业基础。
  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的农工商一体化之路。张謇认为农工商一体化是解决供求关系问题最稳妥的办法,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。张謇提倡“大农、大工、大商”,创办了大生企业集团,以大生纱厂和通海牧垦公司为骨干,又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向社会筹集资金,相继承办了蚕仓公司、盐业公司、轮船公司、农校、淮海实业银行等40多家实业。这些实业各自独立核算、各自经营,同时又在人才交流、原料供给、产品销售、技术支持、信息传送等方面相互融通,形成了一个跨地区、跨行业、跨部门的经济联合体。由此建立了以棉业为基础,以棉纺织业为核心,农工商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格局,大大促进了是南通地区经济全面持续的发展。
  二、张謇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经验
  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,历史告诉我们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是相通的,只有继承前人的遗产,才能向前发展。张謇进行的一系列乡村建设实践活动,丰富了社会物质精神财富,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,提升了人民生活质量,为当代中国乡村建设打造了样板,是我们建设乡村的宝贵遗产,必须继承,是我们建设乡村的历史经验,值得总结。
  把握世界发展趋势。面对内忧外患,张謇以世界发展的战略眼光,深刻把握当时世界发展的趋势,分析外部环境对当时中国发展的影响,提出了一项利国利民的农业之策——在南通建立棉花生产基地,大力发展棉业。张謇认为广植棉花,不仅要为发展民族棉纺织业解决国内棉花供给问题,还要世界“以中国为市场”“中国发展供给各国”原料,解决世界棉花供给问题,从而达到“世界各国经济互助”。
  发挥资本聚合效能。张謇认为“中国之商,不能与外商敌者在势散,会以聚之是也。”张謇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农业股份制企业——通海垦牧公司;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——大生集团。采用股份制,不仅是对生产方式的变革,更是对管理体制的变革,使多种产业聚合,土地、资金、技术等各种要素整合,促进了区域经济循环发展;打破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壁垒,打通了生产销售环节,实现了区域经济合作共赢。
  探索农业科技应用。张謇反对“墨守旧法”,主张“科学为一切事业之母”。因此张謇重视农业科学教育,设立各类农校培养本国农技人才;引进良种进行改良培育,兴修水利,采用机器种植,不断促进农业科技化;通过农校推广普及农业科学,都是张謇运用科学技术,并把科学技术与近代中国农业实际相结合的大胆尝试和探索,不仅实现了科学技术很好地服务于农业,也使农业因科学技术实现新突破。
  推进小城镇建设。对于“国之大者”张謇了然于胸,以“实业”、“教育”为主的小城镇建设作为他救国救民—富国强民的奋斗目标。兴办实业、发展教育、推广科技、大兴基础设施,为城镇建设添砖加瓦,“以雪中国地方不能自治之耻”。小城镇的建设,是冲破封建小农思想的束缚,使得农业与工商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为实现中国近代农业商品经济化,特别是实现中国近代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  三、张謇乡村建设实践的现实意义
  “创新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。越是伟大的事业,越充满艰难险阻,越需要艰苦奋斗,越需要开拓创新”。张謇乡村建设实践,是一场艰苦奋斗、求真务实、开拓创新的实践。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,我们要从张謇乡村建设的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,以史为鉴、坚定信念,埋头苦干、勇毅前行,实现新时期“三农”工作更高质量、更可持续、更为安全的发展。
  系统思维、科学谋划。张謇乡村建设实践启示我们,要想做好“三农”工作,必须要有系统思维、进行科学谋划。“三农”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,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、现实和历史、物质和精神、发展和民生、资源和生态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,还要从增强我们的生存力、竞争力、发展力、持续力的高度谋划。同时更要加强科技知识的学习,必须学习历史知识、厚植文化底蕴、强化生态观念,敬畏历史、敬畏文化、敬畏生态,不断推进“三农”工作行稳致远。
  把握规律,求真务实。张謇乡村建设实践启示我们,要想做好“三农”工作,必须要把握规律、做到求真务实。在新发展阶段,“三农”工作仍然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实践,所以必须在探索实践中寻找适合“三农”发展规律,不断形成新经验、深化新认识、贡献新方案。同时还要真抓实干。只有真抓才能攻坚克难,只有实干才能梦想成真。在务实中求变、在务实中求进,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推动“三农”改革不停顿、“三农”发展不止步。
  坚定信念,开拓创新。张謇乡村建设实践启示我们,要想做好“三农”工作,必须要坚定信念、不断开拓创新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面对日新月异的国内外形势,面对我们肩负的民族复兴大任,我们更要坚定必胜信念,坚持走适合自己的正确道路。同时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,顺应人民新期待,发扬敢闯敢试、敢为人先精神,在“三农”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,勇于冲破藩篱、消除障碍,不断提升“三农”的承载力、带动力、吸引力和集聚力。
Tags: 责任编辑:baojimj
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:没有了 下一篇:惠曙光:加强党派机关建设 发挥党..

图片主题

热门文章